要说生意最好,还得是卖糖和盐(yán )的那个人,然后就是绣线这边。张采萱挑完(wán )了绣线,又去了那边,买了两罐(guàn )盐一罐糖,她买这些,在村里只能算是平常(cháng ),尤其是盐,哪怕再贵,村里也多的是人买(mǎi )两罐三罐的。谁知道过了这一回,以后还有(yǒu )没有得买?
张采萱这个人,平时(shí )对于这样生活中没有交集的人鲜少关注,她(tā )没有那么多的好奇心,也不如村里的妇人那(nà )样长舌,所以,她还真没想过杨(yáng )璇儿的年纪,也没觉得她应该说亲什么的。
杨璇儿柔柔的笑了笑,不是粗粮,我想要细(xì )粮,我可以拿粗粮跟你换。
张采萱只觉得脖(bó )颈火辣辣的,她伸手摸了摸,只(zhī )觉得肿了好大一条疤,转眼看向平娘。
许多(duō )孩子围在一旁,主要是看着那几包打开的点(diǎn )心流口水。张采萱想了想,买了一小包桂花糕,这个是给骄阳的。拿着绣线(xiàn )和盐糖还有那包点心挤出来,剩下的那个摊(tān )子,她就没多少兴致了。一看就是中看不中(zhōng )用的玩意儿,还死贵死贵的,她(tā )不太愿意买这样的东西招眼。
听到这话,老(lǎo )大夫抬眼诧异的看了村长媳妇一眼。
村口宽(kuān )敞的地方上挤满了人,顿时就喧闹起来。两百斤粮食,有些人家中总共都没(méi )有这么多。如果换了免丁,一家人日子还过(guò )不过?
抱琴的弟弟今年已经十七,本是该说(shuō )亲事的年纪,但碰上了这样的年(nián )头,也是无奈得很,婚事只能往后推了。
不(bú )只是他们一家,村里十有八九的人家暖房都(dōu )有一点大麦,这可能也是众人干脆利落交出粮食的原因。再过一个月,就又(yòu )有粮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