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读者的问题是这样的:如何才能避免把车开到沟里去(qù )?
然后我(wǒ )呆在家里非常长一段时间,觉得对什么都失去兴趣,没有什么可以让我激动万分,包括出(chū )入各种(zhǒng )场合,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我总是竭力避免遇见陌生人,然而身边却全是千奇(qí )百怪的(de )陌生面孔。
当年冬天,我到香港大屿山看风景,远山大海让我无比激动,两天以后在大澳(ào )住下,天天懒散在迷宫般的街道里,一个月后到尖沙嘴看夜景,不料看到个夜警,我因为临时护(hù )照过期(qī )而被遣送回内地。
我在北京时候的一天晚上,接到一个电话,是一个外地的读者,说看了(le )我的新书,觉得很退步,我说其实是我进步太多,小说就是生活,我在学校外面过了三年(nián )的生活(huó ),而你们的变化可能仅仅是从高一变成了高三,偶像从张信哲变成了F4而已,所以根本不在(zài )一个欣(xīn )赏的层次上。我总不能每本书都上学啊几班啊的,我写东西只能考虑到我的兴趣而(ér )不能考(kǎo )虑到你们的兴趣。这是一种风格。
路上我疑惑的是为什么一样的艺术,人家可以卖艺,而(ér )我写作(zuò )却想卖也卖不了,人家往路边一坐唱几首歌就是穷困的艺术家,而我往路边一坐就是乞丐(gài )。答案(àn )是:他所学的东西不是每个人都会的,而我所会的东西是每个人不用学都会的。
那(nà )人一拍(pāi )机盖说(shuō ):好,哥们,那就帮我改个法拉利吧。
路上我疑惑的是为什么一样的艺术,人家可(kě )以卖艺(yì ),而我写作却想卖也卖不了,人家往路边一坐唱几首歌就是穷困的艺术家,而我往路边一(yī )坐就是(shì )乞丐。答案是:他所学的东西不是每个人都会的,而我所会的东西是每个人不用学(xué )都会的(de )。
当年(nián )冬天即将春天,长时间下雨。重新开始写剧本,并且到了原来的洗头店,发现那个(gè )女孩已(yǐ )经不知去向。收养一只狗一只猫,并且常常去花园散步,周末去听人在我旁边的教堂中做(zuò )礼拜,然后去超市买东西,回去睡觉。
对于摩托车我始终有不安全的感觉,可能是因为在小学的(de )时候学(xué )校曾经组织过一次交通安全讲座,当时展示了很多照片,具体内容不外乎各种各样(yàng )的死法(fǎ )。在这些照片里最让人难以忘怀的是一张一个骑摩托车的人被大卡车绞碎四肢分家脑浆横(héng )流皮肉(ròu )满地的照片,那时候铁牛笑着说真是一部绞肉机。然后我们认为,以后我们宁愿去开绞肉(ròu )机也不(bú )愿意做肉。
我的特长是几乎每天都要因为不知名的原因磨蹭到天亮睡觉。醒来的时(shí )候肚子(zǐ )又饿了,便考虑去什么地方吃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