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读者的问题是(shì )这样的:如何才能避免把车开到沟里去?
到了北京以后我打算就地找工作,但这个想法(fǎ )很快又就地放弃。
我说:没(méi )事,你说个地方,我后天回去,到上海找你。
当年冬天一(yī )月,我开车去吴淞口看长江(jiāng ),可能看得过于入神,所以用眼过度,开车回来的时候在(zài )逸仙路高架上睡着。躺医院(yuàn )一个礼拜,期间收到很多贺卡,全部送给护士。
不过北京的路的确是天下的奇观,我(wǒ )在看台湾的杂志的时候经常(cháng )看见台北人对台北的路的抱怨,其实这还是说明台湾人见(jiàn )识太少,来一次首都开一次(cì )车,回去保证觉得台北的路都平得像F1的赛道似的。但是台(tái )湾人看问题还是很客观的,因为所有抱怨的人都指出,虽然路有很多都是坏的,但是不排除还有部分是很好的。虽然那些好路大部分都集中(zhōng )在市政府附近。
然后我推车前行,并且越推越悲愤,最后(hòu )把车扔在地上,对围观的人(rén )说:这车我不要了,你们谁要谁拿去。
或者说当遭受种种(zhǒng )暗算,我始终不曾想过要靠(kào )在老师或者上司的大腿上寻求温暖,只是需要一个漂亮如(rú )我想象的姑娘,一部车子的(de )后座。这样的想法十分消极(jí ),因为据说人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奋勇前进,然而问题关键(jiàn )是当此人不想前进的时候,是否可以让他安静。
然后我终于从一个圈里的人那儿打听(tīng )到一凡换了个电话,马上照(zhào )人说的打过去,果然是一凡接的,他惊奇地问:你怎么知(zhī )道这个电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