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的汽车杂志没有办法看,因为实在是太超前了,试车报告都是从国外的杂志上面抄的,而且摘录人员有超跑情结和概念车情结,动辄都是些国内二十年见不到身影的车,新浪的BBS上(shàng )曾经热烈讨(tǎo )论(lùn )捷达富康和(hé )桑(sāng )塔纳到底哪个(gè )好讨论了三年(nián ),讨论的结果是各有各的特点。车厂也不重视中国人的性命,连后座安全带和后座头枕的成本都要省下来,而国人又在下面瞎搞,普遍有真皮座椅情结,夏利也要四个座椅包上夏暖冬凉的真皮以凸现豪华气息,而车一到六十码除了空调出(chū )风(fēng )口不出风以(yǐ )外(wài )全车到处漏风(fēng )。今天在朋友(yǒu )店里还看见一(yī )个奥拓,居然开了两个天窗,还不如敞篷算了,几天前在报纸上还看见夸奖这车的,说四万买的车花了八万块钱改装,结果车轮子还没有我一个刹车卡钳大。一辆车花两倍于车价的钱去改装应该是属于可以下场比赛级别了,但(dàn )这样的车给(gěi )我(wǒ )转几个弯我都(dōu )担心车架会散(sàn )了。
我上学的(de )时候教师最厉害的一招是叫你的家长来一趟。我觉得这句话其实是很可笑的,首先连个未成年人都教育不了居然要去教育成年人,而且我觉得学生有这样那样的错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应该大于家长和学生本人,有天大的事情(qíng )打个电话就(jiù )可(kě )以了,还要家(jiā )长上班请假亲(qīn )自来一趟,这(zhè )就过分了。一些家长请假坐几个钟头的车过来以为自己孩子杀了人了,结果问下来是毛巾没挂好导致寝室扣分了。听到这样的事情,如果我是家长的话,我肯定先得把叫我来的那老师揍一顿,但是不行啊,第一,自己孩子还要(yào )混下去啊;第(dì )二,就算豁出(chū )去了,办公室(shì )里也全是老师(shī ),人数上肯定吃亏。但是怒气一定要发泄,所以只能先把自己孩子揍一顿解解气了。这样的话,其实叫你来一趟的目的就达到了。
到了上海以后我们终于体会到有钱的好处,租有空调的公寓,出入各种酒吧,看国际车展,并自(zì )豪地指着一(yī )部(bù )RX-7说:我能买它(tā )一个尾翼。与(yǔ )此同时我们对(duì )钱的欲望逐渐膨胀,一凡指着一部奥迪TT的跑车自言自语:这车真胖,像个马桶似的。
有一段时间我坐在教室或者图书室或者走在路上,可以感觉到一种强烈的夏天气息。这样的感觉从我高一的时候开始,当年军训,天气奇热,大家都对此(cǐ )时(shí )军训提出异议(yì ),但是学校认(rèn )为这是对学生(shēng )的一种意志力的考验。我所不明白的是以后我们有三年的时间任学校摧残,为何领导们都急于现在就要看到我们百般痛苦的样子。
此外还有李宗盛和齐秦的东西。一次我在地铁站里看见一个卖艺的家伙在唱《外面的世界》,不(bú )由激动地给(gěi )了(le )他十块钱,此(cǐ )时我的口袋里(lǐ )还剩下两块钱(qián ),到后来我看见那家伙面前的钞票越来越多,不一会儿就超过了我一个月的所得,马上上去拿回十块钱,叫了部车回去。
这样的车没有几人可以忍受,我则是将音量调大,疯子一样赶路,争取早日到达目的地可以停车熄火。这(zhè )样我想能有(yǒu )本(běn )领安然坐上此(cǐ )车的估计只剩(shèng )下纺织厂女工(gōng )了。
听了这些话我义愤填膺,半个礼拜以后便将此人抛弃。此人可能在那个时候终于发现虽然仍旧是三菱的跑车,但是总比街上桑塔那出去有面子多了,于是死不肯分手,害我在北京躲了一个多月,提心吊胆回去以后不幸发现(xiàn )此人早就已(yǐ )经(jīng )有了新男朋友(yǒu ),不禁感到难(nán )过。
我曾经说(shuō )过中国教育之所以差是因为教师的水平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