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说过中国教育之所以差(chà )是因为教师的水平差。
他们会(huì )说:我去新西兰主要是因为那(nà )里的空气好。
后来这个剧依然继续下去,大家拍电视像拍皮球似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就完成了二十集,然后大家放大假,各自分到十(shí )万块钱回上海。
当时(shí )老夏和我(wǒ )的面容是很可怕的,脸被冷风(fēng )吹得十分粗糙,大家头发翘了(le )至少有一分米,最关键的是我(wǒ )们两人还热泪盈眶。
我上学的(de )时候教师最厉害的一招是叫你的家长来一趟。我觉得这句话其实是很可笑的,首先连个未成年人都教育不了居然要去教育成年人,而(ér )且我觉得学生有这样(yàng )那样的错(cuò )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应该大(dà )于家长和学生本人,有天大的(de )事情打个电话就可以了,还要(yào )家长上班请假亲自来一趟,这(zhè )就过分了。一些家长请假坐几个钟头的车过来以为自己孩子杀了人了,结果问下来是毛巾没挂好导致寝室扣分了。听到这样的事情,如果我是家长的话,我肯定先(xiān )得把叫我来的那老师揍一顿,但是不行啊,第一,自己孩子(zǐ )还要混下去啊;第二,就算豁(huō )出去了,办公室里也全是老师(shī ),人数上肯定吃亏。但是怒气一定要发泄,所以只能先把自己孩子揍一顿解解气了。这样的话,其实叫你来一趟的目的就达到了。
我在北京时候的一天晚上,接到(dào )一个电话,是一个外地的读者(zhě ),说看了我的新书,觉得很退(tuì )步,我说其实是我进步太多,小说就是生活,我在学校外面(miàn )过了三年的生活,而你们的变(biàn )化可能仅仅是从高一变成了高三,偶像从张信哲变成了F4而已,所以根本不在一个欣赏的层次上。我总不能每本书都上学啊几班啊的,我写东西只能考虑到我的兴趣(qù )而不能考虑到你们的兴趣。这(zhè )是一种风格。
在以后的一段时(shí )间里我非常希望拥有一部跑车(chē ),可以让我在学院门口那条道(dào )路上飞驰到一百五十,万一出事撞到我们的系主任当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那家伙打断说:里面就别改了,弄坏了可完了,你们帮我(wǒ )改个外型吧。
这时候老枪一拍(pāi )桌子说:原来是个灯泡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