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观上海,路是平很多,但是一旦修(xiū )起路来让人诧异不已(yǐ )。上海虽然一向宣称效率高,但是我见过一座桥(qiáo )修了半年的,而且让人不能理解的是这座桥之小(xiǎo )——小到造这个桥只(zhī )花了两个月。
以后每年我都有这样的感觉,而且(qiě )时间大大向前推进,基本上每年猫叫春之时就是(shì )我伤感之时。
我说:行啊,听说你在三环里面买了个房子?
黄昏时候我(wǒ )洗好澡,从寝室走到教室,然后周围陌生的同学(xué )个个一脸虚伪向你问三问四,并且大家装作很礼(lǐ )尚往来品德高尚的样(yàng )子,此时向他们借钱,保证掏得比路上碰上抢钱(qián )的还快。
而这样的环境最适合培养诗人。很多中(zhōng )文系的家伙发现写小说太长,没有前途,还是写诗比较符合国情,于(yú )是在校刊上出现很多让人昏厥的诗歌,其中有一(yī )首被大家传为美谈,诗的具体内容是:
原来大家(jiā )所关心的都是知识能(néng )带来多少钞票。
而老夏因为是这方面的元老人物(wù ),自然受到大家尊敬,很多泡妞无方的家伙觉得(dé )有必要利其器,所以纷纷委托老夏买车,老夏基本上每部车收取一千(qiān )块钱的回扣,在他被开除前一共经手了十部车,赚了一万多,生活滋润,不亦乐乎,并且开始感(gǎn )谢徐小芹的离开,因(yīn )为此人觉得他已经有了一番事业,比起和徐小芹(qín )在一起时候的懵懂已经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在做(zuò )中央台一个叫《对话》的节目的时候,他们请了两个,听名字像两兄(xiōng )弟,说话的路数是这样的:一个开口就是——这(zhè )个问题在××学上叫做××××,另外一个一开(kāi )口就是——这样的问(wèn )题在国外是××××××,基本上每个说话没有(yǒu )半个钟头打不住,并且两人有互相比谁的废话多(duō )的趋势。北京台一个名字我忘了的节目请了很多权威,这是我记忆比(bǐ )较深刻的节目,一些平时看来很有风度的人在不(bú )知道我书皮颜色的情况下大谈我的文学水平,被(bèi )指出后露出无耻模样(yàng )。
然后和几个朋友从吃饭的地方去往中央电视塔(tǎ ),途中要穿过半个三环。中央电视塔里面有一个(gè )卡丁车场,常年出入(rù )一些玩吉普车的家伙,开着到处漏风的北京吉普(pǔ ),并视排气管能喷出几个火星为人生最高目标和(hé )最大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