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笔生意是(shì )一部桑塔那,车主专程从南京赶过来,听(tīng )说这里可以改车,兴奋得不得了,说:你看我这车能改成什么样子。
以后的(de )事情就惊心动魄了,老夏带了一个人高转(zhuǎn )数起步,车头猛抬了起来,旁边的人看了(le )纷纷叫好,而老夏本人显然没有预料到这(zhè )样的情况,大叫一声不好,然后猛地收油(yóu ),车头落到地上以后,老夏惊魂未定,慢(màn )悠悠将此车开动起来,然后到了路(lù )况比较好的地方,此人突发神勇,一把大(dà )油门,然后我只感觉车子拽着人跑,我扶(fú )紧油箱说不行了要掉下去了,然后老夏自(zì )豪地说:废话,你抱着我不就掉不下去了(le )。
尤其是从国外回来的中国学生,听他们(men )说话时,我作为一个中国人,还是连杀了同胞的心都有。所以只能说:你不(bú )是有钱吗?有钱干嘛不去英国?也不是一样去(qù )新西兰这样的穷国家?
教师或者说学校经常(cháng )犯的一个大错误就是孤立看不顺眼的。比(bǐ )如,有一人考试成绩很差,常常不及格,有的教师就经常以拖低班级平均分为名义(yì ),情不自禁发动其他学生鄙视他。并且经常做出一个学生犯错全班受罪的没(méi )有师德的事情。有的教师潜意识的目的就(jiù )是要让成绩差的学生受到其他心智尚未健(jiàn )全的学生的排挤。如果不是这样,那这件(jiàn )事情就做得没有意义了。
我在北京时候的(de )一天晚上,接到一个电话,是一个外地的(de )读者,说看了我的新书,觉得很退步,我说其实是我进步太多,小说就是生(shēng )活,我在学校外面过了三年的生活,而你(nǐ )们的变化可能仅仅是从高一变成了高三,偶像从张信哲变成了F4而已,所以根本不在(zài )一个欣赏的层次上。我总不能每本书都上(shàng )学啊几班啊的,我写东西只能考虑到我的(de )兴趣而不能考虑到你们的兴趣。这是一种风格。
中国人首先就没有彻底弄明(míng )白,学习和上学,教育和教材完全是两个(gè )概念。学习未必要在学校里学,而在学校(xiào )里往往不是在学习。
我说:你看这车你也(yě )知道,不如我发动了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