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yī )次做什么节目的时候,别人请来了一堆学有成果的专家,他们知道我退学(xué )以后痛心疾首地告诉我:韩(hán )寒,你不能停止学习啊,这样会毁了你啊。过(guò )高的文凭其实已经毁了他们(men ),而学历越高的人往往思维越僵。因为谁告诉他们我已经停止学习了?我(wǒ )只是不在学校学习而已。我在外面(miàn )学习得挺好的,每天不知不觉就学习了解到很多东西。比如做那个节目的(de )当天我就学习了解到,往往(wǎng )学历越高越笨得打结这个常识。
我曾经说过中(zhōng )国教育之所以差是因为教师(shī )的水平差。
我们忙说正是此地,那家伙四下打量一下说:改车的地方应该(gāi )也有洗车吧?
有一段时间我坐在教室(shì )或者图书室或者走在路上,可以感觉到一种强烈的夏天气息。这样的感觉(jiào )从我高一的时候开始,当年(nián )军训,天气奇热,大家都对此时军训提出异议(yì ),但是学校认为这是对学生(shēng )的一种意志力的考验。我所不明白的是以后我们有三年的时间任学校摧残(cán ),为何领导们都急于现在就要看到(dào )我们百般痛苦的样子。
我的旅途其实就是长期在一个地方的反反复复地重(chóng )复一些事情,并且要简单,我慢慢不喜欢很多写东西的人都喜欢的突然间(jiān )很多感触一起涌来,因为我(wǒ )发现不动脑子似乎更加能让人愉快。 -
第二是善于打小范围的配合。往往是(shì )三个互相认识的哥儿们,站在方圆(yuán )五米的一个范围里面,你传我我传他半天,其他七个人全部在旁边观赏,然后对方逼近了,有一个哥(gē )儿们(这个哥儿们往往是站得最靠近自家大门的(de ))支撑不住,突然想起来要扩(kuò )大战线,于是马上醒悟,抡起一脚(jiǎo ),出界。
然后那老家伙说:这怎么可能(néng )成功啊,你们连经验都没有,怎么(me )写得好啊?
然后阿超向大家介绍,这个是老夏,开车很猛,没戴头盔载个人(rén )居然能跑一百五,是新会员(yuán )。
第一次去北京是因为《三重门》这本书的一(yī )些出版前的事宜,此时觉得(dé )北京什么都不好,风沙满天,建筑(zhù )土气,如果不说这是北京还没准给谁西部大开发掉了。我觉得当时住的是(shì )中国作家协会的一个宾馆,居然超过十一点钟要关门,幸好北京的景色也(yě )留不住我逛到半夜,所以早(zǎo )早躲在里面看电视,看了一个礼拜电视回去了(le ),觉得上海什么都好,至少(shǎo )不会一个饺子比馒头还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