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yī )天我看(kàn )见此人(rén )车停在(zài )学校门(mén )口,突(tū )然想起自己还有一个备用的钥匙,于是马上找出来,将车发动,并且喜气洋洋在车上等那家伙出现。那人听见自己车的声音马上出动,说:你找死啊。碰我的车?
如果在内地,这个问题的回答会超过一千字,那些连自己的车的驱动方式都不知道的记(jì )者编辑(jí )肯定会(huì )分车的(de )驱动方(fāng )式和油(yóu )门深浅的控制和车身重量转移等等回答到自己都忘记了问题是什么。
我觉得此话有理,两手抱紧他的腰,然后只感觉车子神经质地抖动了一(yī )下,然后听见老夏大叫:不行了,我要掉下去了,快放手,痒死我了。
我的特长是几乎每天都要因为不知名(míng )的原因(yīn )磨蹭到(dào )天亮睡(shuì )觉。醒(xǐng )来的时(shí )候肚子又饿了,便考虑去什么地方吃饭。
关于书名为什么叫这个我也不知道,书名就像人名一样,只要听着顺耳就可以了,不一定要有意义(yì )或者代表什么,就好比如果《三重门》叫《挪威的森林》,《挪威的森林》叫《巴黎圣母院》,《巴黎圣母(mǔ )院》叫(jiào )《三重(chóng )门》,那自然(rán )也会有(yǒu )人觉得不错并展开丰富联想。所以,书名没有意义。 -
我有一些朋友,出国学习都去新西兰,说在那里的中国学生都是开跑车的,虽然那些都是二手的有一些车龄的前轮驱动的马力不大的操控一般的跑车,说白了就是很多中国人在新西兰都是开两个(gè )门的车(chē )的,因(yīn )为我实(shí )在不能(néng )昧着良(liáng )心称这些车是跑车。而这些车也就是中国学生开着会觉得牛×轰轰而已。
其中有一个最为让人气愤的老家伙,指着老枪和我说:你们写过多少剧本啊?
路上我疑惑的是为什么一样的艺术,人家可以卖艺,而我写作却想卖也卖不了,人家往路边一坐唱(chàng )几首歌(gē )就是穷(qióng )困的艺(yì )术家,而我往路边一坐就是乞丐。答案是:他所学的东西不是每个人都会的,而我所会的东西是每个人不用学都会的。
中国人首先就没有彻底弄明白,学习和上学,教育和教材完全是两个概念。学习未必要在学校里学,而在学校里往往不是在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