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去北京是因(yīn )为《三重门》这(zhè )本书的一些出版(bǎn )前的事宜,此时觉得北京什么都不好,风沙满天,建筑土气,如果不说这是北京还没准给谁西部大开发掉了。我觉得(dé )当时住的是中国(guó )作家协会的一个(gè )宾馆,居然超过十一点钟要关门,幸好北京的景色也留不住我逛到半夜,所以早早躲在里面看电视,看了一个礼拜电(diàn )视回去了,觉得(dé )上海什么都好,至少不会一个饺子比馒头还大。
所以我就觉得这不像是一个有文化的城市修的路。
听了这些话我义愤(fèn )填膺,半个礼拜(bài )以后便将此人抛(pāo )弃。此人可能在那个时候终于发现虽然仍旧是三菱的跑车,但是总比街上桑塔那出去有面子多了,于(yú )是死不肯分手,害我在北京躲了(le )一个多月,提心吊胆回去以后不幸发现此人早就已经有了(le )新男朋友,不禁感到难过。
第二天,我爬上去北京的慢车,带着很多行李,趴在一个靠窗的(de )桌子上大睡,等我抬头的时候,车已经到了北京。
我说:你他妈别跟我说什么车上又没刻你的名字这种未成年人说的(de )话,你自己心里(lǐ )明白。
于是我掏出五百块钱塞她手里说:这些钱你买个自(zì )行车吧,正符合条件,以后就别找我了。
……